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上架 | “港口—腹地与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丛书

齐鲁书社 2022-12-11

“港口—腹地与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丛书系“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港口—腹地与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丛书共九册,从“港口—腹地”的空间视角,在各位作者多年来从事近代中国经济地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时空拓展,以全面展现中国各个主要港口城市及其经济腹地在近代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宏大经济变革画卷。


天津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研究

(1860—1960)

作者简介:樊如森,山东郓城人,出生于陕西黄龙,历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聊城大学兼职教授,《运河学研究》编委。曾担任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和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信息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中国城市史、东北亚丝绸之路、海洋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著作6部,其中个人独著《华北与蒙古高原近代经济地理》(吴松弟主编、戴鞍钢副主编),集体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一等奖(2020),“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一等奖(2018),“第十五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2018)。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和地方科研课题多项。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考察了北方首城天津的区域经济定位问题。发现1860年的口岸开放与此后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互动网络体系的建立,在天津经济的全方位崛起历程中,起到了核心支撑作用。它不仅奠定了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龙头的坚实物质与社会基础,而且也促进了华北大部、东北西部和西北东部地区,由传统农、牧业经济向市场化工业经济的现代化转型。而1960年之后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大陆的全面实施,则严重禁锢了天津与腹地经济在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应有活力。进入新时代,切实科学定位和充分发挥港口城市天津在华北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引领作用,有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真正疏解和中国北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口岸—腹地:对外贸易与近代云南经济变迁(1840—1945)

作者简介:张永帅,1980年生,甘肃天水人,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林》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4部(含合著);先后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参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参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横向科研项目多项。

内容简介:对外贸易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重要因素,作为边疆省区的云南亦是如此。《口岸—腹地:对外贸易与近代云南经济变迁(1840—1945)》一书以“口岸—腹地”的视角,描述蒙自、思茅、腾越等口岸开放后云南经济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其与对外贸易的互动关系。本书认为近代云南经济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是近代“沿边型”现代化模式的典型区域,走的是一条资源主导型的现代经济成长之路;对外贸易促进了近代云南经济的发展,“口岸—腹地”是影响对外贸易与近代云南经济变迁的空间机制。


近代汉口港与其腹地经济关系变迁

(1862—1936)

作者简介:张珊珊,女,1982年生,山东临沂人。2002—200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近代汉口港及其腹地,著有《开埠早期汉口与上海的贸易关系(1864—1899)》等相关学术论文。博士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博物馆陈列展览事业,主持完成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基本陈列及相关年度临展。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任陈列展览部部长。

内容简介:本书以1862—1936年作为研究的时间断限,在港口—腹地研究框架中,探讨沿江口岸在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中的独特作用,结合茶叶、桐油等详实的海关统计数据,分析汉口在对近代中国中西部广大地区所产生的重大经济影响。


港口•城市•腹地与山东区域经济转型研究(1860-1937)

作者简介:陈为忠,博士,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港口与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发表相关研究成果30多篇,主讲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课程。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研究近代山东港口腹地的演变情形及区域经济转型过程,重点把握烟台、青岛、威海、济南、潍县、周村、龙口等商埠的开放过程及工业结构转型进程。


近代中国贸易网络空间研究

(1873—1942)

作者简介:王哲,男,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历史地理学和近代经济地理,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国内绝大部分港口的埠际贸易研究和大部分主要港口的对外贸易研究,突破以往港口史和城市史的研究之不足,从港口空间结构(港口体系)和埠际物流网络的角度考察开埠港口整体发展趋势,将区域经济学和当今经济地理的研究时段上溯,通过定量的方式,总结出国内开埠后,港口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以及对外贸易的港口职能分配。


经济区的形成与绩效: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1842—1937)

作者简介:方书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五届上海政府图书奖一等奖与第十四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一等奖获得者,兼任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用友公益基金会的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经济地理、经济史,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历史地理》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人大报刊资料《经济史》《近代史》转载,主要著作有《华南近代经济地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形成与绩效研究(1842—2012)》《上海的创新引领:从老工业基地迈向全球城市(1949—2019)》。

内容简介: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既具有时间性也具有空间性,从空间的视角可以观察到时间维度上被平均以至于忽略不见的地方性差异以及其背后的空间资源配置形式与内容。本著尝试从近代中国最为活跃的二大经济区的形成与绩效的角度,从空间力量的层面来考察、比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空间资源配置的进程与特征,并进一步讨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经济秩序及其效应与机制。在当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不平衡不充分也包括历史上所形成的,尤其是近代时期所形成的经济空间不平衡,探究这一空间属性因素的起源与演化,是理解中国特色经济地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助于从时间维度上拓展中国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发展。


晚清时期香港转口贸易研究

(1869—1911)

作者简介:毛立坤,历史学博士,1977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6—2003)、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03—2006),师从李世安教授、张研教授、吴松弟教授等著名学者学习清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近代经济史领域的基本研究技能。2006年入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代史教研室,2014年晋升为副教授。入职以来主持研究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近20篇。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晚清时期海关全国年度总报告和各口年度贸易报告、十年报告的梳理,以不同时段香港面向不同地区转口贸易结构的变化为线索,运用历史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尽可能准确地恢复东部沿海各区域和西南内陆地区与香港之间贸易往来的面貌。


中国近代棉纺织进口替代工业研究

(1867—1936)

作者简介:杨敬敏,男,1987年生于山西晋中。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吴松弟先生。现任上海海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旧海关统计资料、棉纺织工业专项调查统计资料等多种来源数据进行辨析、整理,综合使用历史地理学、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进行了再研究。研究揭示了“进口替代”是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发展的长时段因素,并讨论了这一因素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特征。


改造与拓展:南京城市空间形成过程研究(1927—1937)

作者简介:徐智,历史学博士,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重大选题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荣获“江苏省新闻出版优青”称号,南京市青年文化人才。主持“南京文学之都文献(第一辑)的整理与出版”项目,参与“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视野下的南京运河文化”等课题研究,先后在《历史地理》《档案与建设》《江苏地方志》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本书以相关典籍史料、档案史料等为基础,论述了1927—1937年南京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史有据,充分运用图表等阐述史实,条理清晰,论述合理,有利于读者了解1927—1937年南京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BOOK

联系我们:图书营销中心

0531-82098517

0531-82098519

0531-82098521

HAPPY

NEW YEAR

微信号|qilushushe

新浪微博|@齐鲁书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